第十七届交流赛无论在车协还是车队中,对所有亲历者的重要性都无需多言。不过比赛仍在继续,在第二天早上,参加男子公路大组赛的李一帆、吴敬一、曾博群、刘宇川来到赛场。男子公路大组赛往往是整场比赛中参赛人数最多,最受关注的一个项目,共有接近100名选手参加,5圈共44km的赛程是所有项目中最长,两个掉头弯和比赛当天凌晨的小雨则对车手的控车能力和过弯能力产生了极大的考验。尽管由于高估了大组赛路线的难度导致车队派出了多位综合型车手而非平路车手参加,并且重要的大将钟毅也因伤缺阵,车队参赛的选手们也为大组赛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5月12日早上8:30,男子公路大组赛发令枪响,四位车队队员开始了第一项公路赛的争夺。由于各个参赛选手之间综合实力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一圈中没有形成任何成功的突围,到了第二圈中,部分实力相对较强的车手开始蠢蠢欲动,尝试突围,但始终没能和大集团拉开差距。车队的四位队员一直保持在集团前部观察大集团中的动向,保持较好的位置伺机而动。
大组赛开赛时还比较和谐
进入第三圈,节奏开始加快,突围集团有形成并脱离大集团的趋势。正在此时,吴敬一在大集团前部进行了一波强势的加速,将李一帆成功送入突围集团;在李一帆走掉后减缓节奏,并和曾博群与刘宇川保持在大集团前,合作完成断龙,同时减少集团前部的领骑,为最后的大集团冲刺做准备,努力冲击高排名。另一边,李一帆进入突围集团后和其他车手形成配合,拉开了和大集团的差距,形成了最终的争冠集团。不仅如此,李一帆还在倒数第二圈结束时浅冲一波小试牛刀,实现了拉爆突围集团的壮举。
帆主将拉爆全场
最后一圈中,李一帆一直保留在突围集团中,参与小集团冲刺,最终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另一边,大集团在经过最后一个掉头弯后,曾博群为吴敬一进行了一次强势带冲,最终吴敬一在大集团冲刺中拿下第四,同样取得了总成绩第13名的优异成绩,曾博群和刘宇川也跟随大集团顺利完赛。
两位主将强势冲刺
随后进行的是同样引人瞩目的女子公路大组赛,和男子公路大组赛的线路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赛程由5圈变为3圈,总里程为25km。在这项比赛中,车队派出了最强的六人阵容(吴芷婧、王晓萱、杨汇盈、杨璐明、张知晗、张靖琦)出战,向领奖台发起冲击。不同于男子公路大组赛中开始没多久就时而发生的进攻和拉扯,女子组的比赛中由于选手之间互相并不知根知底,第一圈的集团十分和谐,没有激烈的进攻;初次参加大学生大赛的杨璐明和张靖琦和经验丰富、即将参加世锦赛的公路女队队长吴芷婧在集团中承担了大量的领骑工作。
女子组刚开赛时还算和谐
比赛进入后半段后,风云突变。猛烈的进攻撕裂了大集团,杨汇盈跟随江汉大学的选手组成了二人争冠小集团,张知晗和吴芷婧所在的第二集团紧随其后。最终,杨汇盈在小集团冲刺中获得第二名;张知晗则在第二集团的冲刺中取得第一,总成绩第三;吴芷婧同样随第二集团完赛获得第八名;张靖琦、杨璐明和王晓萱也都顺利完赛,交出良好答卷。
女子大组赛冲刺及领奖瞬间
女子大组赛领奖台占据两席的喜悦尚未褪去,男子团队计时赛的检录也已开始。团队计时项目要求各队独自出发,3~4人沿着大组赛8.8公里的赛道骑行一圈,车队派出了吕政秀、曾博群和刘宇川的三人组出战。尽管和很多车队相比少一人出战,且吕政秀队长为车队日夜操劳,曾博群和刘宇川在一小时前刚刚经历大组赛的大量消耗,但三人也在比赛中默契轮转配合,通力合作,在各种不利因素下最终仍然取得了第十名的成绩。
男子团体计时赛途中
紧随其后的是女子团队计时赛。女子团队计时赛的线路及比赛方法和男子组完全相同,同样也是车队最有希望站上领奖台甚至冲金的项目。车队派出了最强三人组吴芷婧、杨汇盈、张知晗出战,三人不仅实力极为强劲,同样也有着良好的默契,在比赛中的轮转配合进行得分毫不差。最终,车队三人以14分16秒的成绩完成了8.8km的路程,以领先第二名30秒的优势强势夺冠!
女子团体计时夺冠瞬间
随后进行的是男子个人计时赛,线路和团体计时赛相同,只是个人计时赛中不再要求团队的配合,而是考验绝对的个人实力。这个项目中,车队派出了能力超强的钟毅和李一帆出战。有着多次计时赛和铁人三项比赛经验的钟毅是领奖台的有力争夺者,尽管赛前受伤导致被迫放弃大组赛,同时也影响了个人计时赛的发挥,但钟毅仍然以第三名的成绩成功站上男子个人计时赛的领奖台!与此同时,在大组赛中进入突围集团消耗大量体力的李一帆同样在个人计时赛中平稳输出,用稳健的发挥同样在强手如云的个人计时赛中获得了第七名。
男子个人计时站台瞬间
男子个人计时赛尚未落下帷幕,女子个人计时赛已然蓄势待发。这一项目中,车队派出了王晓萱和亓璐出战。两位同学在比赛中不畏强敌,奋力拼搏,最终分别获得了第六名和第十一名,在已然十分优秀的成绩单上再添一笔。
女子个人计时比赛瞬间
公路赛的最后一个项目是男子公路绕圈赛。和大组赛的线路不同,绕圈赛虽然有共计8圈的赛程,但单圈的里程只有2.5km,且包括了两个掉头弯和两个急弯。再加上每圈最后两名车手淘汰的特殊规则,这个项目对选手的冲刺能力、过弯能力和控车能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应对绕圈赛的赛道和要求,车队派出了吕政秀、区涵予和韦浩文三位选手参赛。三人均有丰富的比赛经验兼具强大的无氧输出能力,以应对比赛中出现的高强度进攻。
比赛开始后的前两圈,参加绕圈赛的车手们之间都在互相试探,吕政秀带队化解了其他车手的进攻,三位车手都在集团前部,避免了掉队淘汰。考虑到集团中同样有其他学校的强力冲刺手,和平骑行直到大集团冲刺并没有十足把握取得好成绩,从第三圈开始,区涵予利用赛道的掉头弯发起进攻,进行突围尝试。这波进攻让他成功地离开了主集团,但差距一直维持在5~10秒之间,没能成功拉开差距;同时主集团中的其他车手仍然选择平稳骑行,似乎认定了区涵予的进攻不能坚持到终点。
区涵予的英勇突围
见此情况,韦浩文同样借助过弯拉开和主集团的差距后同样开始进攻突围,试图和在前方单飞的区涵予形成二人配合以扩大突围优势。然而,对手们认定了这次突围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威胁,所以将二人追回。不过英勇的区涵予仍未放弃,跟随主集团骑行一圈后,在最后一圈开始时再次发动长距离突围,这波突围最终撕裂了主集团,主要对手纷纷开始追击,在比赛到达终点的前夕最终组成了五人争冠集团,其中包括区涵予和韦浩文两名队员。最后的小集团冲刺中,韦浩文拿下了宝贵的第三名,再次为车队站上领奖台;英勇突围的区涵予也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无愧于自己一整场比赛中付出的巨大努力。队长吕政秀尽管因为不明原因在倒数第二圈被判罚出场,但也为化解集团进攻、帮助队友突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绕圈赛站台瞬间
最终,北大车队在第二天的公路赛中获得1金1银3铜的优异成绩,同时还有大量前十名入账,几乎所有项目的成绩都达到甚至超过了赛前的预期,不可不谓收获满满。全队上下洋溢在快乐的氛围之中,准备最后一个比赛日田径场绕圈赛的争夺。
田径场绕圈赛
田径场绕圈,对常年在公路上训练比赛的车手而言是一个完全未知的项目。塑胶跑道提供的额外抓地力可以让车手以更极限的姿态过弯,但塑胶相较柏油路带来的额外阻力和半径较小的弯道同样给车手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不仅如此,田径场和公路赛的赛制存在显著的不同,和真正的田径场比赛类似,几乎所有项目都分为预赛和决赛或者不同数量轮次的淘汰赛。这不仅考验选手们短时间内的恢复能力,也对不同轮次之间的战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尽管前一天的公路赛对车队的选手们产生了很大的消耗,各位车队队员们仍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全新的挑战。
首先进行的项目是男子400m淘汰赛。顾名思义,这个项目要求每名选手在田径场上骑行一圈,第一轮次取前16名,后续的轮次则是四人或两人一组进行淘汰赛。400m的赛程几乎完全考验车手的无氧冲刺能力和过弯能力,因此车队派出了三位大功率选手区涵予、韦浩文和曾博群出战。在第一轮26进16的预赛中,韦浩文和区涵予分别以第8名和第15名的成绩晋级下一轮,而遭遇肠胃炎的曾博群未能晋级;但在16进8的第二轮比赛中中韦浩文和区涵予最终冲刺不敌对手,遗憾止步。
男子400m淘汰赛比赛瞬间
随后进行的是女子400m淘汰赛,赛制和男子组完全相同。车队派出了吴芷婧、杨汇盈和杨璐明出战,然而三位选手在第一轮中都由于上锁损失了不少时间,最终只有杨汇盈晋级八强。和男子组类似,杨汇盈同样在第二轮中冲刺不敌对手,止步八强。
女子400淘汰赛比赛瞬间
下一个项目则是男子3000m计时赛,共有48名选手参加,是全部田径场赛事中参加人数最多的一项。也正是由于参赛人数过多,组委会临时更改了赛制,将原定的类似400m淘汰赛中四人一组出发的淘汰赛制改成了两轮定胜负,第一轮每组16人中的前六名晋级第二轮,第二轮中的18名选手同时出发决出冠亚季军。在这一项目中,车队派出了吴敬一、吕政秀和刘宇川参赛。吴敬一初赛所在的第二组出发后节奏较缓,车手们大多准备等待冲刺取胜,而吴敬一在比赛过半后发动了单飞进攻并坚持到了终点线前,最终获得了小组第二名晋级决赛;吕政秀和刘宇川所在的第三小组则在开赛时便将速度拉到很高,同时进攻不断,最终吕政秀和刘宇川都遗憾未能顶住进攻,未能晋级下一轮。而在决赛中,吴敬一在预赛晋级的高手中冲刺获得第八名,能获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男子3000m比赛瞬间
随后进行的是女子2000m计时赛。和男子3000m比赛类似,女子2000m比赛最终也更改了赛制,变成了所有选手一起出发,一轮决胜。车队派出了张知晗、张靖琦和亓璐参加了这一项目。最终,张知晗一路紧跟对手的突围进攻,冲刺获得第二名,收获了个人第三、车队第六枚奖牌;同时张靖琦和亓璐同样也竭尽全力,顺利完赛。
女子3000m比赛瞬间
连日阴雨的贵阳久违地迎来了太阳,天气也开始炎热起来。不过车队的队员们仍然在赛场上准备接下来的赛程。男子团体竞速赛继续进行,这个项目和公路赛中的团体计时又有差别,要求三名选手同时出发,每一圈结束后减少一人,最后按照第一位冲线的选手时间计算成绩。车队派出了韦浩文、区涵予和吴敬一的三人组,三人在备赛期间的操场训练中便已表现出不俗的实力,同时团队的配合也在操场和公路中磨练到位,对这一项目势在必得。车队三人组在第一轮中顺利晋级至八强,然而在八进四的比赛中出现了意外:车队三人组和另一只队伍同时出发,并且在途中大幅领先。出于为下一轮保存体力的考量,车队成员在第三圈没有使出全力,但仍然战胜了对手。只是车队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男子团体竞速赛的晋级方式并非一对一战胜对方车队,而是八只队伍总成绩取前四晋级,车队在最后没有发挥全力使其最终名列第五,未能晋级四强。
男子团体比赛瞬间
车队参加的最后一个项目是混合团体接力,这一比赛是田径场比赛日中赛程最长的项目,要求每队两名女生四名男生各自独立骑行两圈,并在接力区进行交接。车队派出了张靖琦、杨璐明、吴敬一、曾博群、吕政秀和区涵予六人组出战,尽管受到了男子团体竞速赛的影响,车队各位参赛队员同样努力完成了最后一项比赛,为贵州赛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混合团体接力比赛瞬间
赛后总结
这次比赛中,车队在公路赛中给出了超预期的表现。由于北京地区的大学生及社会自行车赛数量相较其他地区较为有限,车队很多队员相较其他地区的学生可能并没有十分丰富的比赛经验和战术储备。然而在公路赛中,我们证明了自己是一支足够强大的队伍,有足够的实力在全国大学生自行车界和其他我们曾认为远强于我们的地区和学校分庭抗礼。公路赛的硕果也激励车队进一步加强日常训练和比赛经验的积累,希望有朝一日有更多的车队队员站上全国大学生自行车赛的最高领奖台!
另一方面,在备赛过程中进行田径场绕圈训练时我们曾认为在很多项目上车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然而场地赛中仅获得一枚银牌的结果低于车队赛前的预期。尽管男子团体竞速赛中车队的失利可能归咎于规则的不明确,尽管田径场比赛在其他大学生和社会自行车赛中可能不会再次出现,田径场上的结果仍然在提醒车队队员:长时间的有氧训练和单独训练只能保证在大集团中不掉队,而只有足够的无氧训练、进攻拉扯训练和冲刺训练才能让我们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未来,车队也将增强这方面的训练,力图在后续的自行车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次比赛的成功举办和车队队员的成行离不开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和巴迪瑞体育的大力支持,在此也对所有支持车队的教练员、老师、同学和团体表示衷心的感谢,车队在未来会做得更好!
联系我们
队伍微信 : CapuRacing
队长:cq
b站:TeamPKU_鲤鱼王吐泡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